生物/動物動畫製作重點 - 3


Photo by Lance Anderson

參考資料Referencing

  • 研究動物的動態, 最重要的是找出背後的原因, 知道為什麼牠要做這些動作, 包括牠外在生理構造因素和牠內在的習性, 接著再去深入研究牠是怎麼做這些動作.
  • Locomotion: Move
  • External Force: Anatomy & Environment 對角色動態的影響
  • Internal Force: 角色心情和個性對動作的影響
  • 動物最常見的 internal force 是 survival: 進攻,防禦,閃躲掠食者, 食物: 尋找食物, 進食.
  • External force, 動物的行為是發生在哪裡? 在什麼地形和地表材質上跑步? 牠的身體結構是怎樣影響他的動作?
  • 動物的行為基本上隨時都在保存能量, 絕大多數的動作都會根據牠的生理結構以最省力的方式去做.
  • 在參考資料中你可以看到一些不是自己計畫中的動作, 不管是 secondary action 或是額外的平衡動作. 可以幫助你對 mechanics 更深入的了解, 研究評估是否要加入動畫中.
  • 從物理上去解讀參考資料, 仔細觀察預備動作以及重心是如何轉換的.
  • 有毛皮的動物很難觀察到骨骼的細節, 可以觀察類似解剖結構的動物代替(像是馬).

行為分析 Behavioral Analysis

  • Milling Cycle: 用在動畫片中角色在定位沒做事時使用的動作循環.
  • 注意表現角色或動物的特性, 例如
    • 豹轉頭不是一次轉到定點, 而是一段一段而且有停留的(有很多spot), 還有尾巴的動作.
    • 群聚的狒狒會互相清理身體.
    • 細緻的肌肉的動態, 像是狒狒嘴唇的動態.

Body parts tips

  • 透過觀察你可以了解動物的各種行為和器官代表的意義, 利用這些來做你的表演, 即使觀眾並不清楚其中含意, 還是可以下意識地感受到這些情緒.
  • 耳朵對動物來說就像是第二雙眼睛, 它們可以獨立移動, 做情緒和意識的表現, 活動範圍大而且有許多不同方式.
  • 很多動物會依賴鬍鬚來取得資訊, 所以當遇到危險或是緊張的時候鬍鬚就會張開以取得更多訊息, 或是在某些情況下要保護鬍鬚會往後收起來.
  • 尾巴除了保持平衡外同時也有動物自主意識的行為, 不要只拿它來做軀幹的跟隨動作.